美术出版联合书单
(相关资料图)
由全国美术领域优秀出版单位联合发布
在这里,遇见最优质的艺术类图书
每次转发宛若一场相识
如果你觉得这份书单值得收藏
请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它
2023年5月·总第81期
(排名不分先后)
《虢国夫人游春图:大唐丽人的生命瞬间》
黄小峰 著
河南美术出版社
《虢国夫人游春图:大唐丽人的生命瞬间》是艺术史学者黄小峰对传世名画《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品读。本书分为十个章节,层层递进,从虢国夫人的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入手,借助对《虢国夫人游春图》画题的形成与画作递藏的梳理,带领读者逐一解读这件作品的视觉图像中所蕴含的历史细节。
作者着重从艺术和历史两个方面解读笼罩在这件作品之上的诸多谜团:“虢国夫人”是谁?她和《虢国夫人游春图》有怎样的关系?《虢国夫人游春图》是历史性的如实记录还是天马行空的艺术想象?这幅国宝名画有怎样的坎坷经历?它对于我们认识唐代的历史有没有帮助?它对于我们理解唐宋时代的艺术有怎样的意义?本书围绕着这一系列大家感兴趣的问题给出了新的解答。黄小峰教授通过对作品图像超乎以往的细致阅读,带领大家“重回艺术现场”,感受古代画作给予今人的历史感与审美体验。
▲扫码关注
《王国维手钞海日楼诗》
(清)沈曾植著,王国维书,朱祖谋批校
上海书画出版社
王国维是近代首屈一指之博学通儒,于文学、史学、哲学、考古金石等多个领域均有卓越建树,书法亦自成一家,存世作品受到学术界与书法界的广泛关注,而《海日楼诗》钞本即为其中水准尤为出众的一种。《海日楼诗》是清末著名学者、诗人沈曾植的作品,沈氏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有“中国大儒”之誉,其于王国维为同乡先贤,二人切磋往来,交往密切。王国维为沈曾植手抄《海日楼诗》一册,端正严谨,发挥了极高的书法水平,且有多条跋语交待原委始末;又经沈曾植、朱祖谋先后校订,兼具誊清稿本和付刊底本性质,是一部重要的近代诗学实物文献,也是汇聚三位宗匠学人墨迹的法书秘籍。手稿经龙榆生收藏,后归上海图书馆,多年来罕为人知,实为憾事。此次本社以原大四色影印、宣纸线装的形式出版,王国维、沈曾植、朱祖谋圈点批画痕迹具在,并原稿中贴纸插页亦逐一手工还原,力求“下真迹一等”的呈现效果。又特邀王国维曾孙、复旦大学副研究员王亮董理并撰序言。一册在手,可读清词丽句,可赏书法墨迹,可做文献考证,亦如与三位大儒一同灯下抄书、批校,相与论诗。
▲扫码关注
《六朝画论研究》(增修版)
陈传席 著
岭南美术出版社
《六朝画论研究》是陈传席先生对魏晋时期顾恺之、王微、谢赫、宗炳、姚最等人画论最为详尽、细致的解读文本。它系统论述了六朝时期重要画家、画论家的重要绘画理论与美学思想,全面呈现了中国画理论诞生、变化、发展的完整脉络。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典绘画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顾恺之的《论画》、谢赫的《古画品录》、宗炳的《画山水序》等理论相继产生,开启了中国画论著述之新风,不仅影响到古代的绘画创作,也影响了今天的中国画创作。
本书增补修订了部分内容,规范了行文格式,使之更有条理,更具开创性、条理性及完整性,图文精美。全面收集了六朝时期名画家的经典绘画作品,虽有作品传为后世摹本,透过这些作品依然可窥见中国绘画所蕴含的美学思想。
▲扫码关注
《楚艺术全集》
邵学海 主编
湖北美术出版社
荆楚大地,人杰地灵,优秀的楚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楚艺术全集》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获得2018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是一次系统而全面地介绍楚艺术的全集。以现代考古学分类分卷,包括青铜器、漆器、丝织与刺绣、玉器和绘画,论述了楚艺术风格的特征、形成、发展、演化过程,是一部断代的、区域性的艺术史,为读者提供集艺术性、资料性、文献性于一体的楚美术典籍。
▲扫码关注
《长征画传》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主编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编
陈力 执行主编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长征画传》主体为12章,讲述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25军,从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撤离,途经十余个省份,最终会师陕甘苏区的伟大征程。《画传》精选油画、国画、版画、雕塑等经典美术作品150幅,珍贵文物资料80幅,摄影作品70幅,展现长征途中的重要场景和感人故事。血战湘江、遵义会议、翻越雪山、强渡嘉陵、草地跋涉、百丈受挫……一幅幅空间与场景的大叙事,一个个生动细微的小故事,串起二万五千里的长征。
▲扫码关注
《第4届·第5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获奖作品集》
邬书林 著
辽宁美术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第4届(2017年)、第5届(2021年)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获奖作品及提名奖作品,不仅呈现了近年来设计师的丰硕成果,而且真实记录了中国装帧设计艺术的发展历程。每件作品都配有高清大图及专家点评,从多角度介绍和展现各设计作品风貌,旨在让读者细细品味书籍设计艺术的魅力。本书不仅能作为出版社编辑、社会专业人士的业务参考,也能给予广大读者以美的享受,吸引读者去翻阅、收藏,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为促进中国出版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发挥作用。
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是我国书籍装帧设计领域最高奖项,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评选活动。2007年至今,已评选了5届,历届均评出获奖作品10件、提名奖作品20件。
该奖项在出版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起了出版界对装帧设计的高度重视,激发了设计者的创作热情,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装帧设计人才和优秀作品,为书籍装帧设计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促进了我国书籍装帧设计整体水平的提高。值得一提的是,装帧设计奖第4届、第5届的获奖作品从构思内涵到表现形式再到印装工艺等,相较以往都有了新的突破。越来越多的出版单位参与其中,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将新观念注入书籍的整体设计,既赋予文本生动的传达力,又体现了阅读的设计本质;设计语言既有含东方韵味的民族文化,又融入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下语境;设计工学既关注内容的逻辑合理性,又强调印制工艺的功能性和物化细节。
▲扫码关注
《画坛名师大讲堂·陈林讲工笔花鸟画 换一种方式看绘画》
原著编者 陈林
安徽美术出版社
《画坛名师大讲堂 陈林讲工笔花鸟画 换一种方式看绘画》是画坛名师大讲堂丛书里的一本,主要内容为陈林从自身习画、创作的经验、感悟出发,对工笔花鸟画的方方面面娓娓道来,通过极为深入的分析、讲解、对比、借鉴、技法演示、对话、部分学生聊学习感悟等形式,并配以大量精美的作品,将学习、创作工笔花鸟画最关键的要件一一道破,从而给读者以见字如面的感觉,实为广大工笔花鸟爱好者的学习、提高之秘笈。
▲扫码关注
《虚构的鉴藏史:项元汴的虚构与虚构的赵孟頫》
赵华 著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在鉴定不可知论者看来,今天没有任何人能目睹古人创作书画,而所有书画都存在被添盖伪印的可能,所有记载也都存在不完整、不准确的问题,连标准品的确定都没有可能,真伪鉴定就更不可能了。受到信息水平和制造水平的限制,古人制造和鉴定伪印的水平普遍低下。低下的鉴定标准拉低了制造水平,低下的制造水平混淆了鉴定标准,低下的鉴定水平神化了低水平的作伪“高手”。
伪印水平的低下,为今天的真、伪印鉴定和归类提供了可能。归类鉴定又为推算作者、作伪者提供了可能。古书画及其改造、作伪,有三个重要的物质性规律:
一、作伪者无法对不可能接触到的作品或藏品进行改造、作伪;二、拥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作品或藏品出自某一共同起点,充分离散后不可能再次完整汇聚;三、当规模足够时,对汇聚离散点的判断,趋于绝对唯一、排他。
用宏观统计解决微观属性,本书作者发现,过去建立在收藏印基础上的鉴藏史,项元汴虚构了很大一部分。他伪造、伪用了包括但不限于宋徽宗、宋高宗、金章宗、贾似道、赵孟坚、赵孟頫、张金界奴、杨士奇等唐、宋、金、元、明藏家的伪印,施用但不限于本书所举五十八件历代真迹、名迹、伪作之上。
项元汴的同道不计其数,建立鉴藏史的很多大藏家,同时又是鉴藏史的虚构者。以鉴藏印为基础的赵孟頫收藏都是虚构的。当然,被虚构的收藏家远不止赵孟頫一人,大虚构者也是被虚构者,虚构本身又被后来的虚构者模仿。虚构者各怀心思,而我们今天的条件远优于过去,那些虚构的小伎俩是可以认知和修正的。我们不能亲眼目睹现场“作案”,但是我们能够还原“作案”现场。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虚构鉴藏史呢?通过这本《虚构的鉴藏史:项元汴的虚构与虚构的赵孟頫》我们将会得到答案。
▲扫码关注
《构图艺术》
郑光旭 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构图是培养艺术家过程中非常复杂和重要的一门学科,也是造型艺术作品中主要的艺术形式。可以说,构图既是画家的必修课,又是终其一生的学术课题。系统研究绘画中的构图,需要从概念、定义和发展历史等多角度切入,进行宏观的解读;并在此基础上,从方法论与科学基础入手,探讨总结构图理论的本质、不同情境下的表达,以及具体的方法等。本书从实践角度出发,结合大量中外画论,通过系统理论阐释和经典作品分析,呈现了一个有关构图艺术的相对较全面和有深度的艺术研究文本。
▲扫码关注
《木刻青年——新兴版画的开拓者》
王炜著
江西美术出版社
本书主要讲述活跃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与鲁迅先生关系密切的青年木刻家的动人事迹,如默默无闻的实干家一一野夫,带荆棘冠的作家陈烟桥,一个英俊的华野军人一一赖少其等,这群“木刻青年”大多从延安出发,也有在鲁艺学习的经历,他们的木刻作品有着振奋人心的强大力量,他们引领了新兴木刻版画运动,推进了当代中国美术创作发展,并藉此令世界瞩目。书中以“木刻青年”的肖像版画作品为主,配上大量与之相关的历史图片资料,旨在砥砺新时代青年人,坚定理想信念,涵养浩然正气。
▲扫码关注
《中国书画装潢要略》
冯鹏生著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书画装潢是流传近两千年的传统技艺,它是由我国古代书画装裱艺术家为保护和美化书画外表,使之能够久远流传而发明、创造的装饰艺术。它对繁荣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古书画起过相当大的作用。这一精湛技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得到发展和完善,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可谓中华民族的骄傲。本书作者一辈子从事书画装裱修复事业,为国内外博物馆修复过大量的绘画、经卷等珍贵文物,被誉为“书画修复国手”。对于本书,作者恨不能详尽其学,谦称行文只是“略数其要,明其所指,序其微妙,论其大体,故曰要略”,不敢称之为“史”。作者在冯其庸先生生前曾询问书稿的定名,他允其称《中国书画装潢要略》。本书对于古代书画、经卷等珍贵文物的维护、修复、存续和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扫码关注
“感光度”摄影书系
《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 纪实摄影的艺术》
[英] 乔纳森·戴 著;林大江 译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世纪50年代,罗伯特·弗兰克穿越美国旅行拍摄,结集出版的《美国人》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画册之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摄影师的创作。《美国人》的照片常常是有内在关联的系列影像,如考察人类之爱的本质的影像系列等。本书作者对这本重要的摄影画册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他将罗伯特·弗兰克的创作置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进行考察,结合了当时的文学、绘画、音乐、广告等文化现象进行分析,介绍了这本书的来龙去脉,并分析了书中的摄影主题。
▲扫码关注
《国音承祚:宋六陵考古成果》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 编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国音承祚——宋六陵考古成果展是宋六陵考古成果首次对外展出,是2022年度浙江省“宋韵文化传世工程”项目之一。本书为展览同名图录,通过对十年以来宋六陵考古成果的梳理与回顾,结合出土的官用瓷器、瓦作构件、石制遗存和对皇陵宫殿建筑、陵园结构、整体布局等方面的科学复原,让观众沿着时间的轴线,真实体验南宋皇家陵园庄严肃穆的恢宏气象,体会它蕴藏的山河一统的政治理想,切实理解南宋皇陵的政治、文化价值。
▲扫码关注
《20世纪早期上海月份牌与视觉文化》
[美]梁庄爱伦 著;王树良巴亚岭译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本书系首次翻译引进国内,讨论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之下的广告艺术,重点讨论了月份牌的制作和营销。本书还对目前关于上海文化的研究进行了补充,开拓了20世纪中国艺术和视觉文化的新视野,并展现了这些中国艺术家在广告艺术领域之外——如在中式绘画或摄影等领域取得的成就。此书的出版对进一步深入研究、了解中国艺术史有积极的意义,定会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和传播的热潮。
▲扫码关注
《典籍里的中国·名联新说》
王家安 著
读者出版社
楹联,因中国方块汉字的独立造型、声韵和寓意,最能体现汉语之美,也是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之一。中国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追求,在千古名联佳对中均能得以印证。
本书从数百部古今典籍中撷取百副楹联,其中许多都是传统名联佳作,笔触所及更多是古圣先贤、清官廉吏和革命志士的嘉言懿行。每副联语作者皆用心考证了版本及作者,校订讹误;对一些流传甚广的“错联”予以纠正;每副联还注明文献出处,以示材料严谨。赏析部分,作者既注重其中典故的解读、字词的诠释,更以史料为依据,意在讲述楹联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多数赏析还穿插列举了数百副古今同类或相近联语,进一步丰富阅读内容。每篇赏析虽只有四五百字,却能让读者从不同角度撷取一隅,若有所得,尽可能多地领略中华文字之美。
▲扫码关注
本期编辑:上海书画出版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