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红星新闻网特约评论员 堂吉伟德
“惊呆了!我们小区最近正在选举首届业委会,候选人普遍很年轻,其中一半是研究生学历。”日前,杭州古翠隐秀小区首届业委会8选7的候选人表决名单刚出来,80后、90后占了近八成,最年轻的候选人只有29岁。
多年来,小区业委会委员始终由退休人员或年龄偏大的人员构成,或者是在家较多的家庭主妇构成,呈现出“一老一妇”的鲜明特点。虽然这些群体在公共事务上比较负责,不过受年龄、观念、精力等很多因素的影响,在社区治理上存在很大的短板,往往陷入“有心无力”的困境之中。
年轻人投身到业委会是一个可喜的变化,其间蕴藏着诸多积极的意义。一方面折射出年轻群体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在提升,公共责任也在不断增强。随着年轻人对公共服务和基层治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既有的服务无以满足的情况下,亲自下场参与公共事务更有利于发挥“青春的力量”。从“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努力做”,角色的转换也意味责任心的增强,形成群体间的理解与支持,形成更广泛的社会共识。另一方面,年轻人有一身冲劲,点子多、心思活、技能强,能够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带动社区治理形成质的飞跃。
不过,从已有的经验来看,90后投身业委会,热忱能坚持多久,才是公众最担心的问题。在利益的博弈过程中,年轻的业主们会经受各种之前没有遇到过的考验,是越挫愈勇还是灰心放弃,取决于小区业委会“青春风暴”的可持续性。无论从小区管理的微观出发,还是基层治理的宏观而言,都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去呵护这份热忱,给予年轻业委会委员更多的理解、关心和支持,才能最终实现“共赢”。
关键词: